超大件汽运出口到俄罗斯流程
一、前期货物准备与资质审核
货物参数核定
提供货物详细参数(长/宽/高、重量、重心位置),确认是否属于超限货物(如超长、超宽设备)15
由郑州环航技术人员审核是否需要提交《超限运输装载方案》(需符合俄罗斯公路限高、限宽规定)15
单证文件准备
基础文件:货物装箱单、商业、出口合同(需注明贸易术语如EXW/FCA)4
特殊文件:危险品需危包证、MSDS(UN编号清晰标注),特种设备需生产许可证46
二、运输方案设计与确认
车型选择
优先选用平板车或低栏车(载重20吨以上),配备专业绑带及防滑垫固定货物15
超限货物若需跨境联运,选择适配中俄卡航的TIR持证车辆(可通关)56
路线规划
核心路线:郑州-满洲里/阿拉山口-俄罗斯莫斯科,全程约15-20天35
备选方案:通过公路转铁路联运(如徐州盐城-明斯克班列),应对极端天气或边境拥堵25
三、报关与跨境申报
国内报关
郑州环航代理申报,需提交《出口货物报关单》、原产地证明(FORM E)及运输委托协议45
超限货物需附加《货物装载加固方案》,并向海关提交运输车辆信息备案15
俄罗斯清关
采用“门到站”模式:郑州环航合作俄方清关代理,预审文件(如EAC认证、GOST标准符合性文件)36
莫斯科/圣彼得堡等主要城市优先采用电子通关系统(FCS系统对接),缩短清关时间至1-2天36
四、运输执行与监控
装载加固
使用重型绑带(抗拉强度≥10吨)交叉固定,货物底部加装橡胶缓冲垫防止位移15
安装GPS及震动传感器,实时监控货物状态(郑州环航提供全程可视化追踪)56
边境转运
满洲里口岸操作:换装俄方标准拖车(适配俄罗斯公路限宽2.55米要求),需提前3天预约换装场地35
应对突发情况:如遇查验,郑州环航驻口岸团队协调快速处理,避免滞留超过24小时36
五、目的地交付与签收
Zui后一公里配送
俄罗斯境内由合作车队完成,超限货物配备引导车及警示标志(符合俄罗斯交通法规)35
签收时需双方确认货物外包装完整性,并签署《货物交接单》(俄文/中文对照版)36
售后服务
提供货物运输理赔协助(如人保/PICC),理赔材料3个工作日内提交完成36
关键注意事项
合规申报:超限货物需提前向俄方申报《特殊运输许可证》,避免边境罚款(罚金可达货值10%)15
覆盖:建议投保“全程一切险”,涵盖装卸、运输及自然灾害导致的货损


一、运输方式与路线
跨境汽运核心路线
主干线路:从青岛、郑州、重庆等枢纽城市发车,经阿拉山口或霍尔果斯口岸出境,直达俄罗斯叶卡捷琳堡,全程约8-12天13
多式联运补充:部分超限设备采用“公路+铁路”联运模式(如重庆至叶卡捷琳堡),通过中欧班列衔接跨境公路段,时效缩短至15天以内27
口岸与中转支持
阿拉山口优先通关:依托数字化报关系统,实现大件货物快速验放(通常≤4小时)37
霍尔果斯运力扩容:针对超限设备(如800吨级矿用挖掘机),提供专用车道和临时堆场,避免滞留26
二、车型与装载要求
专用运输车型
低栏平板车:适用于超长、超宽设备(如钢构、离心机),载重能力覆盖50-800吨,需提交俄方认可的加固方案14
多轴液压挂车:针对超高货物(≥4.5米),可调节底盘高度以适应沿途限高路段8
装载合规性
尺寸申报:提前申报货物长度、宽度及重心位置,确保符合中俄公路运输法规(如俄罗斯联邦第117号令)68
加固标准:使用高强度绑带(抗拉力≥10吨)及防滑垫,避免运输途中位移14
三、报关与单证要求
强制认证文件
EAC认证:工程机械、电气设备需通过俄罗斯海关联盟认证,未提供将导致退运14
危包证与MSDS:若设备含锂电池、液压油等危险成分,需额外提交危包证和安全技术说明书37
特殊申报流程
ATA单证册:临时进出口设备(如展会展品)可使用ATA通关,免除关税押金8
超限通行许可:跨境前需向俄罗斯交通部申请《超限运输许可证》,审批周期3-5个工作日68
四、服务商与成本控制
推荐服务商
郑州环航货运:专注中俄超限设备运输,提供门到门报关、加固及代办服务12
成本优化策略
拼车运输:中小型设备(≤20吨)可拼车发运,运费降低30%-40%37
季节性议价:避开冬季(11月-次年2月)西伯利亚运输旺季,运价下浮15%-20%8
五、风险提示
气候影响
冬季极寒天气(-30℃以下)可能导致液压系统冻结,需加装低温防护装置18
政策变动
2025年俄罗斯拟上调工程机械进口关税(预计提至12%-15%),建议提前锁定清关成本


依托中欧班列、西部陆海新通道,推进多式联运“一单制”创新及推广。一是制定统程标准。指导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构建“一个平台、一个窗口、一次委托、一次、一次结算、一条龙作业、一票到底”标准化服务机制,实现单证标准统一、服务口径统一,促进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。二是推动搭建陆海链平台。链接金融机构、外汇管理局、货代企业、船舶公司、港口等多类主体,助力签单系统、多式联运业务系统、金融系统互联互通,信息流转、操作环节得到不断优化,基本实现联运全流程信息可视化、可追溯。三是拓展金融应用场景。构建银企合作平台,推动渝新欧公司、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与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,做好“一单制”提单在结算、融资等方面推广应用,2023年落地陆海新通道“陆海链”数字提单首笔结算及融资业务,融资模式不断创新。截至目前,“一单制”应用类型已由单一的铁海联运班列延伸到中越、中老铁路联运班列,货物品类已从平行进口车扩展到进口木材、进口机械设备等,累计签发多式联运“一单制”超过6000单、数字提单超过700单。